当秋高气爽的风拂过徐家汇的梧桐叶,与上海旅游节的欢腾气息交织,徐家汇源景区推出的“海派ZIKAWEI·夏日圆舞曲”系列活动再度火热升级。即日至10月8日,徐家汇源景区特别联合上海交通广播《阳阳主播台》《车主大联盟》两大人气栏目,每周推出一场主题城市行走。
本周六(9月20日),一场以“都市奏鸣徐家汇”为主题的CityWalk,将串联起徐家汇商圈的时尚脉动,一站式呈现历史与当下共鸣的海派交响。从百货林立的商业雏形到文旅商融合的都市地标,徐家汇正以持续迭代的发展节奏,书写一段历史文脉传承与现代商业繁荣共生的城市传奇。
商业基因觉醒:从百货集群到商圈蝶变
徐家汇的商业崛起,始终与上海城市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。因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而得名的这片土地,早在上世纪初便埋下了中西交融的文化种子,而徐家汇真正的商业腾飞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浪潮。
1990年代的徐家汇(图片来源:徐汇区志)
1990年底,伴随上海城市功能的升级,徐家汇商圈已聚集174家商店,初步形成商业集聚效应——成立于1952年、前身为中国百货上海市分公司第六门市部的上海六百,是上海最早的“号码”百货商店之一;1991年,汇联商厦作为徐汇区首家自筹资金建设的百货商场,拉开了商圈规模化发展的序幕。1993年,东方商厦作为上海市首家中外合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亮相,带来了国际化的商业运营理念;同年12月,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开业,进一步激活区域消费活力。1998年,美罗城以其直径 41.2米的巨型玻璃球体,成为徐家汇的全新地标建筑;1999年,港汇广场作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“Shopping Mall”之一,创下了室内主题街区、地铁直接连通等多个上海商业“第一”,更标志着徐家汇从传统百货集群向现代化商圈的跨越。
1995年,完成改造重建后的上海六百大楼(陆杰 摄)
进入新时代,徐家汇商圈的迭代脚步愈发迅疾。这里从上海城市副中心成长为闻名遐迩的中央活动区,首店经济、夜经济等新兴业态持续涌现。如今,原太平洋数码二期升级为“TPY中心”、原太平洋百货升级为“新六百YOUNG”、原上海六百转型为“新六百HUB”等改造项目稳步推进,传统“号码百货”的焕新计划,正让徐家汇的商业能级迈向新高度,彰显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智慧。
文化消费赋能:潮流与优惠的海派盛宴
作为上海首个国家AAAA级开放型都市旅游景区,徐家汇源景区承载着“百年电影”“百年唱片”“百年工艺”“百年气象”“百年教育”“百年建筑”等六大海派文化符号,其文化消费体验始终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底蕴。此次“海派ZIKAWEI·夏日圆舞曲”系列活动“都市奏鸣徐家汇”主题行走,通过空中连廊串联起的不仅是商业地标,更是一部立体的海派文化教科书。
以空中连廊相连接的TPY中心(太平洋)用年轻态的科技潮流生活方式,打造小而美的城市活力中心;用科技旗舰引领潮流生活方式,用次元IP碰撞潮玩业态。美罗城则在跨界融合中创造消费新场景。“寻找周同学”快闪店与公交专线吸引大批杰迷打卡,多元餐饮更是满足了不同客群需求。限时申领的徐家汇商圈精品消费券,配合汇金百货27周年庆系列活动,“买买买”更具性价比。汇联商厦作为天钥桥路的美食“扛把子”,用地道风味留驻市民游客的脚步,形成了“潮流引领+实惠消费”的多元生态。
此次主题行走活动期间,徐家汇商圈多个商家联动推出的优惠礼包更显诚意:成功报名此次活动的粉丝,可享受商圈内茶百道、一点点等饮品品牌的折扣福利,满丼肉剧场、云阿蛮米线等餐饮商户的特价套餐,左庭右院的打卡赠礼活动,此外,更可凭任意一场活动报名截图,享受新利查西餐馆88折优惠。这种“文化引流+商业转化”的模式,正是徐家汇商业消费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。
徐家汇空中连廊(图片来源:上海行政总院)
共生共荣之道:文旅商融合的城市样本
从“海派ZIKAWEI·夏日圆舞曲”的精心策划,到徐家汇源景区的日常运营,不难发现其在历史与现代串联、城市更新实践中的独特智慧——以文化为根、商业为脉、宜居为魂,构建起三者共生共荣的生态体系。
“海派ZIKAWEI·夏日圆舞曲”系列活动中的“时代回响”“风起乐章”等主题行走,进一步将文化体验场景化,让文化消费融入漫步时光。在历史与现代的衔接上,徐家汇源采用“基因转译”的创新路径。一方面,通过“功能植入”激活建筑遗产,如百代小楼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引入演出展览,另一方面,将文化IP融入现代空间。
在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灌制地纪念馆(百代小楼),1921年建成的清水红砖洋房静静矗立,“聂耳故里的岁月回响——‘乐耳’主题展”通过珍贵展品,勾勒出音乐家的热血人生。活动期间,这里的公益导览让市民游客在老唱片的旋律中触摸红色记忆,而国庆期间的快闪音乐演出则将经典红歌与现代旋律交融,让“声音记忆的殿堂”焕发新活力。这种“保护式更新”让历史建筑从“静态展品”变为“动态体验场”,成为徐家汇源文化消费的核心特色。徐家汇书院的文化表达同样深入人心。中庭3D打印的“光启之门”复刻了土山湾工艺精髓,地下一层的“东西公园”则将文创零售与艺术工坊相融合,实现了文化从“可看”到“可感”的转化。
在文旅商融合的机制构建上,徐家汇源建立起多元联动体系。“景区联席扩大会议”推动文化资源与商业消费深度绑定,致力于形成“文化展览—粉丝聚集—商业转化”的工作闭环,实现流量与价值的双重提升。
城市更新的“绣花功夫”则让徐家汇源宜居、宜旅的特质愈发凸显。徐家汇天桥连廊从单纯的交通设施升级为兼具观景功能的公共空间;徐家汇观象台旧址、上海电影博物馆、百代小楼等核心景点增设的智能导览机器人,大幅提升游览体验。核心景点与徐家汇商圈、徐家汇体育公园的协同发展,构建起“文化寻源—购物消费—运动休闲”的一体化生态圈,让景区从单一的观光目的地变为复合型生活体验空间。
从百货商店的兴起,到商圈的迭代升级,再到文旅商融合的深度实践,不断生长的徐家汇源景区,用实力证明:历史文脉是城市更新的宝贵财富。“海派ZIKAWEI·夏日圆舞曲”的每一个音符,都是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共鸣。这里既是老上海人引以为豪的记忆载体,也是新上海人乐享潮流的生活空间,更是海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文旅热土,持续书写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本文内容转载自:晨报之声,原标题《“都市奏鸣徐家汇”主题行走金秋启程 百年文脉与现代商潮共奏“海派圆舞曲”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